“哑火”多年的云游戏厂商正在登上资本市场的舞台华丰金服。
日前,安徽海马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马云”)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
海马云主要通过旗下的GPU软硬一体化端到端平台能力,为企业提供云游戏实时云渲染服务。
2024年,海马云的收入、净亏损分别为5.2亿元、1.86亿元。
如此规模,已让海马云成为中国最大的云游戏实时云渲染服务GPUaaS提供商。
不过这当中很大一部分收入源自海马云第一大股东咪咕文化,其同期贡献了超3成的收入,位居第一大客户之位。
此番IPO,海马云的重要目的便是募资以在全球部署更多GPU资源。
信风注意到,日前海马云已与算力公司签署了价值10亿元的GPU租赁服务。
但截至2024年末,海马云手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金额仅为0.26亿元,这或许意味着其此次IPO募资用途之一便是用来“租显卡”。
但云游戏行业的前景并不明朗,海马云“豪掷”10亿元能否换来业务规模的增大,仍有不确定性。
“中国第一”靠大股东撑起?海马云主营云游戏实时云渲染服务GPUaaS,这实际上解决的是终端用户参与大型游戏的设备成本问题。
大型3A游戏对设备的性能要求较高。
而云游戏将游戏放在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高性能服务器上运行,用户只需通过手机、平板等终端就能流畅玩3A大作,大幅降低用户购买高端设备的成本。
但由于云游戏需要将游戏画面和数据实时传输到用户设备,这对网络的要求较高,在部分网络不稳定的地区会出现延迟、卡顿等情形。
正因如此华丰金服,5G商用后曾一度让市场对云游戏有着较多的期待。仅2021年,包括海马云、蔚领时代、快盘科技、念力科技等多家云游戏相关的公司拿到了融资。
作为当年亦是受到资本追捧的一员,海马云通过云端进行GPU计算,为云游戏平台等客户提供实时渲染服务,免去了终端用户下载游戏的繁琐流程以及对硬件内存的占用等,实现开机即玩。
目前《黑神话悟空》、《原神》等多款3A游戏均已登陆云游戏平台,可以满足不少用户的需求。
海马云认为,随着更多3A游戏登陆云游戏平台,用户会向云游戏转移,这不仅能扩大用户数量,更能增强平台黏性。
2024年,全球云游戏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492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进一步达到2448亿元,市场渗透率为15%。
以2024年收入计算,海马云是中国最大的云游戏实时云渲染服务GPUaaS提供商。
但“中国第一”头衔背后,海马云的商业化规模仍相对有限。
2022年至2024年,海马云的云游戏时云渲染服务GPUaaS分别创收2.48亿元、2.2亿元和4.58亿元,占比在6成-8成。
从数量来看,海马云的客户并不少,截至2024年末已达到69家。
但这当中仅咪咕文化一家就贡献了超3成收入。
2022年至2024年,第一大客户咪咕文化为海马云分别贡献了1.24亿元、1.56亿元和1.85亿元的收入,占比在3成-4成。
这其实也是一种来自股东的供养。
作为海马云的第一大股东,咪咕文化持有13.62%的股份。
这一关系显然推动了海马云与咪咕文化之间的强绑定。
海马云亦承认:“通过利益绑定华丰金服,此次投资进一步加强了我们之间的合作,巩固了我们作为咪咕文化云游戏生态系统中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的地位。”
拓客困境尽管海马云坚称随着增长战略的实施,有望实现客群的多元化,从而确保不会过度依赖咪咕文化。
但拓客的难度并不低。
当前不少游戏大厂以及大型游戏厂商都会发展自身的实时云渲染服务业务。
腾讯在云端拥有超大规模GPU集群,为旗下的云游戏平台提供实时渲染服务。目前覆盖全球五大洲21个地区,全球加速节点超过3200个;
阿里巴巴亦在发力,旗下的元境生生(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亦为游戏厂商等提供实时云渲染服务,年初该公司的注册资本已由1000万元增至1.18亿元。
部分大型游戏厂商更是自建起了机房。
去年2月,米哈游发布的云游研发纪录片《开启无边的游戏世界》,便提及通过自研服务器和自建机房等技术手段,降低云游戏成本并提升玩家体验。
这或许都让海马云的拓客变得更为艰难。
从行业情况来看,云游戏的前景亦存在不确定性。
虽然5G已商用多年,但云游戏的渗透率仍然有限,并未如市场所期待的如此蓬勃发展。
2022年,快盘科技便精简团队,而云游戏公司融资的声音亦逐渐减弱;2023年初,谷歌主动关闭了云游戏服务Stadia。
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云游戏就是“死路一条”,但确实证明了商业化之路并不好走。
日前,第三方机构Omdia发布的《亚洲游戏订阅现状》亦强调,云游戏订阅服务因用户需求有限、货币化方式缺乏创新,尚未形成规模化增长。
这或许都给海马云的前景带来更多挑战,商业化仍有漫长的路要走。
拟掷10亿“租显卡”尽管背靠大树,但海马云迄今仍未盈利,2024年净亏损额达到1.86亿元。
服务器租赁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吃掉”海马云的利润。
云端计算少不了硬件的支持。海马云需要在全国各地租用IDC以尽可能实现对各个区域的覆盖,才能保证该区域的用户使用云游戏服务时不会出现卡顿延时的情况。
截至2024年末,海马云在全球部署了63个计算节点,以确保不同地区的超低延迟体验。
但这提高了海马云的算力成本。
2022年至2024年,海马云采购计算资源(包括IDC和服务器)的成本分别为2.08亿元、1.7亿元和3.5亿元,占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72%、50%和67%。
若想要扩大业务规模,就需要在更多地区布局租赁更多的GPU服务器。
这就带来更高的算力资源的租赁成本,对于尚处于亏损的海马云来说或许并非易事。
正因如此,海马云此番IPO的重要目的就是募资“租/购买GPU”。
海马云计划于未来三年在国内外部署更多数量的GPU,以扩展现有节点的容量。
“我们将依据未来具体的运营需求,决定是否购买或租赁GPU。此部署预期将进一步扩大我们以GPU为基础的计算网络的服务容量,并适应快速发展的客户需求。”海马云指出。
虽然海马云尚未确定采用购买还是租赁获取GPU,不过大概率还是以租赁为主。
信风注意到,日前海马云已与海南华铁(603300.SH)签署了合作协议,计划向其采购GPU算力资源的租赁服务,交易金额将达到10亿元,如此规模已经远超过去三年的算力支出。
以海马云当前手中的现金状况来说,这或许仍需要通过IPO募资实现——截至2024年末华丰金服,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金额仅为0.26亿元。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广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